|
課標3.0時代,學科思想與方法的行動研究
——福州高級中學舉行2018-2019學年市級教學觀摩周活動
我校在2018年12月4日—7日舉行市級觀摩周活動,此次觀摩周的主題“課標3.0時代,學科思想與方法的行動研究”。開課課程關涉語文、數學、德育等12個領域,共計23節(jié)課,幫扶的福州四十中有三位教師參與開課。此次活動中,數學學科作為福州市學科崗位培訓,生物學科作為福州市學科會議示范課面向全市推送。
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一文明確指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yǎng)”就成為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如何使核心素養(yǎng)落地教育一線,融入課程體系中,更新教育模式,真正提升學生能力水平促使其全面發(fā)展,這是有責任擔當的教育者的共同思索。我校歷經三載研究,以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依托傳統(tǒng)名校文化傳承,構建高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的實踐研究》為抓手,在此次活動中全面展示了課題研究成果,與教育同仁共享共研。
核心素養(yǎng)要實現落地生根,需要通過學校課程的渠道加以實現,而如何將核心素養(yǎng)融入學校課程全過程,則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新挑戰(zhàn)。我校獨辟蹊徑,提出核心素養(yǎng)與名校文化傳承相融重構,構建高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是推進教育改革的基礎性元素與起點。惟有立足校傳承,完成學校教育的頂層設計,使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的放矢,具有可操作性,以生為本,依生定學,核心素養(yǎng)才不會浮于閣樓之上水土不服;而以核心素養(yǎng)為帆,學校教育才不會迷失方面,駛向立德樹人教育終點,所以,構建高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應該“立足校傳承,放眼世界”。
創(chuàng)新才能促進社會發(fā)展,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教育改革呼喚創(chuàng)新研究方式,把傳統(tǒng)名校的文化傳承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相結合,借助中學一線的教學與管理的實踐,可以有效開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行動實踐,基于此,我校分學科分領域具化核心素養(yǎng),重構課程體系,打造福高特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我們用一堂堂情境導入,協作對話解決,意義重構習得的鮮活案例展示各學科探索的教學策略,將理論層面的素養(yǎng)具象為教師可具體實施和教學的內容,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完全融入到具體的課程之中,從而把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我們還重視信息技術引領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利用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的技術平臺,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在知識遞授與問題探究中揭示和滲透學科思想,在歸納總結過程中提煉與應用學科方法,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
現將此次教學觀摩周的課堂實踐研究介紹如下:
領略校友人生,勾畫生涯藍圖
2018年12月3日,福州高級中學開展市級德育觀摩活動。當天下午,學校英華樓暢心園熱鬧非凡,來自全市的德育同仁們蒞臨福高,觀摩陳天諾老師開設的班會公開課——“明燈之路,薪火傳承——領略校友人生,勾畫生涯藍圖”。
本次公開課以“價值觀拍賣”小游戲為切入點談個人價值觀,通過探索福高知名校友的人生價值觀,挖掘福高校訓“志當存高遠” 的深刻內涵,以福高人講福高事,體現福高人的價值觀,意義深遠。整堂班會課內容詳實,主題突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圍繞“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敝黝}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建立人生價值觀的選擇,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獲得與會專家和老師的一致肯定。
課后的德育沙龍由王菁副校長主持,來自福州市德育研究工作室和福州市德育骨干領航班的老師們就本堂課進行了研討交流。大家一致認為此次的班會課設計新穎,環(huán)節(jié)流暢,將校園文化與高中生生涯規(guī)劃相結合,不僅使學生感受到學校濃郁的文化底蘊,還能讓學生在優(yōu)秀校友的人生經歷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有助于學生的生涯規(guī)劃。“德育就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創(chuàng)設機會建立學生與班級的緊密聯系,才能使德育效果卓有成效?!备V菔薪逃芯吭旱掠芯恐行膰罊嗑V老師為活動做總結時如是說。
本次的公開課是福建省十三五課題“依托傳統(tǒng)名校文化傳承,探索文化育人的實踐研究”課題的初步成果展示,今后,學校將繼續(xù)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將“立德樹人”滲透到學校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經典涵靈寫作養(yǎng)智
2018年12月3日下午,語文組舉行市級觀摩課,正式揭開了我校2018-2019學年市級觀摩周活動帷幕。
福州第四十中學林小婷老師開設了《蘭亭集序》一課。這節(jié)課依托傳統(tǒng)文化,引導學生領悟中國古人的生命觀。課堂圍繞著“樂—痛—悲”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作者情感變化的緣由。整堂課下來,學生討論積極,討論范圍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林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學風格,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福州高級中學蘇世峰老師開設了《材料作文寫作指導之爭議點的確定與闡述》一課。蘇老師在課前要求學生擬寫2014年全國新課標卷1作文題提綱,閱讀有關爭議點理論的相關知識。課堂中,蘇老師結合當前社會具有較大爭議點的事件,讓學生掌握爭議點的知識,在此基礎上進行核心議論段的寫作實踐,讓作文教學真正落實到實處。
福州教育研究院魏心芳老師對林小婷老師做了點評。魏老師認為林老師這堂課處理的非常好。林老師讓本身可能枯燥,沉悶的文言文課堂變得有交流,有活力。她鼓勵在場的聽課老師,要多花心思去研究文言文的文體特征,要緊扣高考的考核標準,培養(yǎng)學生閱讀鑒賞文言文的能力。
福州教育研究院李智明老師點評了蘇世峰老師的寫作課。李智明老師高度肯定了蘇老師這堂作文課的價值。李智明老師指出,蘇老師設計的九個環(huán)節(jié)目標明確,聯系緊密,要求具體,可操作性強。課堂內容非常充實,學生的寫作訓練落到了實處。李智明老師建議日常作文訓練,要努力打造序列化教學模式,從一個知識點延伸到一個知識面,最后形成一個寫作能力群的教學模式,這對語文寫作課的指導意義是非常大的。李智明老師還借助這堂課,啟發(fā)在座的聽課老師要學習新課標精神,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因為這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部分。
最后,福州高級中學語文教研組長黃蔚藍老師對前來參加聽課評課的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她說每一次的公開課,開課老師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一遍遍打磨。一堂公開課更多的是一種思想交流,提供老師做教學借鑒。福州高級中學的老師重視“請進來,走出去”并落實到位,真誠攜手廣大同行一起為促進福州語文教學的進步與發(fā)展而努力。
“依生定教因生而動”的地理課堂教學
2018年12月6日上午,地理組舉行市級觀摩課活動,劉靖老師開設了“通用基礎—氣候成因”的市級公開課,梁樅老師開設了主題為“區(qū)域的跨區(qū)域調配--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的市級公開課。兩位老師將地理學科中的空間思想、地域思想、人地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地圖使用能力、地理觀察與調查能力、形成地理語言表達能力等學科思想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充分展示在全市同仁面前,獲得了熱烈的反響與探討。
劉靖老師知識結構脈絡清晰,教學過程深入細致,教學基本功扎實,沉穩(wěn)有力,知識面廣,重難點突出。熟練地運用了seewo多媒體技術,課堂師生互動效果好,學生參與度較高,課堂氣氛活躍輕松,體現了地理學科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科思想。學生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和讀圖分析的能力也得到了極大地提升。教學過程中很好的滲透了學科思想,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較好的提升。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梁樅老師教學教態(tài)沉穩(wěn),激情蓬勃,課堂師生互動效果好,學生參與度較高,課堂氣氛活躍輕松,體現了地理學科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科思想。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以同學們熟悉的福建省作為切入點,讓大家對于西氣東輸有了更為深入細致的了解,更是本節(jié)課的一大亮點,充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有一種一探究竟的感覺。
跨文化視野下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8年12月6日上午,歷史學科舉行市級公開課活動。黃俊偉老師開設的歷史必修三專題三 第一節(jié)《順乎世界之潮流》,陳曉珊老師開設的歷史必修一專題六 第三節(jié)《羅馬人的法律》。黃俊偉老師選材新穎,以西醫(yī)的發(fā)展作為切入點,小切口,大歷史,從不同階段對西醫(yī)的態(tài)度的變化,貫穿教學的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在教學中滲透唯物史觀,尤其是從“醫(yī)人到醫(yī)國”的過渡,彰顯家國情懷。陳曉珊老師在本課中以耶林"羅馬法何以征服世界"作為貫穿整節(jié)課一個核心命題。從羅馬法最精髓的三個角度:精深的自然法則、不斷完善的私法規(guī)范、靈活實用的訴訟法則引導學生真正了解羅馬法的魅力及現實價值。在教材處理上,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充分體現新課改理念。利用倒敘手法,以自然法理切入羅馬法主題,構思巧妙。案例選取有代表性,真實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意識。時間軸的應用體現了時空觀念;在史料的處理上,充分史料實證意識;適時的價值引領,滲透人文精神,彰顯家國情懷。在課堂呈現上,能以簡單案例為切入點,由淺入深,既契合學生興趣點,又符合認知規(guī)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構建生動的歷史課堂。
課后的點評活動中,來自各校的歷史學科專家、教師熱烈討論,積極點評,認為課堂亮點突出,主線清晰,緊緊環(huán)繞家國情懷這一課題,通過呈現大量豐富多彩的圖文材料,創(chuàng)設靈活巧妙的情境,問題設置有效合理,層層剖析,有效突破難點,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突出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引領學生建構完整歷史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學科思維能力。兩位老師教態(tài)親切自然,循循善誘、教法嫻熟、關注學情,給與會教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各位老師的高度贊揚。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情景探究式政治教學
2018年12月06日上午,福州市中學政治林曉楓名師工作室成員,我校優(yōu)秀青年教師王縝老師開設以“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情景探究式教學”為主題的《國家財政》公開課活動。
這節(jié)課通過學生的探究和辯論展開,第一是通過對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資金來探究財政作用;第二通過學生對財政收支狀況的討論,讓學生歸納理清財政基本原理及財政政策;第三通過學生微辯論“藏富于民”還是“集資于國”,讓學生明白國與民的內在關系。教學從生活邏輯出發(fā),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辯證思維,家國情懷。
工作室領銜名師林曉楓老師,福建省特級教師陳杰生老師,十六中黨委書記兼校長鄭其瑞老師,福州一中政治教研組長謝可奇老師,福州市屬其他政治老師,福建師大政治研究生及我校全體政治老師前來觀摩聽課。作為本次特邀評課專家林曉楓老師和陳杰生老師充分肯定了這節(jié)課在新課改中的引領和輻射作用。議題加思辯,問題支架層層推進,處理教材建立起嚴謹的邏輯關系,同時兩位專家也提出一些有待改進和提升的問題,在場老師深受啟發(fā)。
啟迪計算思維成就師生快樂
2018年12月6日,信息組的鄭東老師開設市級觀摩課《編程解決問題》,我們身處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信息技術越來越凸顯出在社會各個領域的重要性, 讓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快樂起來勢在必行、刻不容緩,核心素養(yǎng)落地成就師生快樂體驗,基于此,鄭東老師的課運用了多媒體技術教學,采用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分層遞進,讓學生了解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步驟,通過體驗并修改程序,感受編程的快樂與痛苦,了解程序設計的價值,體會計算機程序加工信息的魅力,有效地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課堂教學特點突出效果顯著,始終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先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實例,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目前教育理念提出:“信息技術引領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術基本知識、關鍵能力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理解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抓住其具體表現,強化信息意識、啟迪計算思維、培養(yǎng)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賦予社會責任。
英語核心素養(yǎng)浸潤美文鑒賞
2018年12月6日,英語組踐行“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基本理念,立足于林秀華老師主持的省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高中英語美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和開展教學教研活動,依托我校文化傳承開發(fā)校本教材,深入學習、解讀、研讀新課標進行,集體備課、研課、磨課,借鑒有效的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其中,翁秀榮老師開設了“The meeting that changed my life”英語美文閱讀課,李珊老師開設了“Western diet bad for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拓展閱讀課,共建學校四十中吳舒老師開設“Alan Turing”拓展讀寫結合課。
三位教師創(chuàng)新設計了旨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使用課外資料,選取新聞報道、故事等語篇,結合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英語課程學習資源;分別創(chuàng)新運用黃遠振教授提出的“四T”教學模式及周大明老師提出的“USE”教學模式;圍繞主題語境,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創(chuàng)新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提高學生語言知識和學用能力;批判性地運用語篇材料,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發(fā)展多元思維,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需求。這三堂課是《高中英語美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課題的階段性成果,既助力學生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又促進教師提高英語教學專業(yè)水平。
課后,省教育學院周大明老師給予較高的評價,他認為我校兩位老師具有“三同”“三不同”,即同為年輕的女教師不約而同選用課外材料,開設讀寫課;選用不同體裁文本,運用不同教學模式,呈現不同教學風格;二節(jié)課都是直奔主題、干凈有肌理,在結構、表達、輸出、內化方面非常清楚,教學效果、語言、思維能力發(fā)展很實在;他提倡教學互“見”,達到互進;他認為課程領導力、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有效選取課外資源都是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的體現;課堂容量適度,避免超載;應深度解讀語言,感受Culture Shock;應適度使用思維導圖等。市教育學院薛蓉老師對課題研究也充分肯定,她認為秀榮老師能利用拓展性資源輔助教學,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并且指出教師應精心設計導入,激發(fā)學生思維,深度解讀語篇中的What內容;應深層欣賞文本優(yōu)美語言,深入了解語篇內的How問題;教師更應該指導學生理解語篇意蘊,獲得正確的價值指導;教師應該結合課題拓展與主題關聯的資料,創(chuàng)新使用適合自己的模式等。
聚焦化學教學實踐,提升模型認知素養(yǎng)
大雪榕城天色寒,冬日福高課堂暖。2018年12月7日,化學學科市級公開周活動在福高志遠樓和求實樓順利舉行,鄭睫老師和劉立宇老師分別設計開展了主題為“新高考下基于模型認知素養(yǎng)提升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的公開觀摩課。
鄭睫老師的公開課《鋁及鋁合金》設計巧妙,思路清晰,注重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課上,她以問題為導向,引發(fā)學生思考,并通過嚴謹生動的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驗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構建元素化合物學習的模型,幫助學生提升模型認知素養(yǎng)。劉立宇老師的公開課《中和滴定及其拓展應用》,立足高考,以生為本,講練結合,溫故知新。課堂上,她通過復習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導入,創(chuàng)設實際問題情境,用豐富的素材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總結歸納滴定實驗的解題技巧,并引導學生運用方法,學以致用。在講練結合中,學生構建起了有關滴定的應用題目解題模型,在掌握舊知識基礎上有所提高,培養(yǎng)解決新情境中新問題的能力。
福州一中陳曦特級老師,對兩位老師的公開課做了精準點評。他認為兩個老師的課有三個共同點:教學目標明確、課堂設計巧妙,教學效果良好。他認為鄭睫老師的課,注重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從而得出結論,掌握新知,這樣的課堂生動活潑,互動豐富,效果良好。如若能將金屬鋁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在符合學生認知順序的基礎上講透,課堂將更加完善。他認為劉立宇老師的課用例題引路,讓學生在訓練中總結方法,由點到面,提供學習支架,讓學生攀爬上去,自己構建出模型,課堂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也符合高三學生的學習要求。
屏東中學林水嘯特級老師,也對鄭睫老師和劉立宇老師的公開課做出準確點評,并獲得同行的一致認可。她認為兩位老師教態(tài)良好,板書設計合理,信息技術手段與課堂能密切融合,體現了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她指出,鄭睫老師的課,亮點在于充分發(fā)揮了實驗的教學功能,并在演示實驗的操作上嫻熟規(guī)范,如果能在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用時上稍作改進,會有更好教學效果。對于劉立宇老師的課,她認為在例題選取上具有典型性,并各有側重點,較全面地幫助學生復習舊知,并學以致用,如若在學生的板演講解上多做點評分析,教學有效性會有很大提高。
本次公開周為老師們搭建了一個實踐教學理念、鍛煉教師技能、促進交流學習的平臺,磨煉和提高了老師們的教學教研水平,有效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基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未來教室走進中學課堂
2018年12月7日上午,物理教研組的黃予翕、鄭成兩位老師以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理念,分別設計并展示了一堂各具特色的市級觀摩物理課堂,吸引了多位兄弟校的同仁前來觀摩,與物理組的教師們一同認真聽課、品課、評課。
黃予翕老師在實驗室401展示了一堂高三復習課——《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本堂課借seewo智能教學軟件,實時精準地作圖演示,快捷直觀地引導學生采用“縮放圓法”和“旋轉圓法”來解決磁場中的臨界問題,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助力高三學生高考復習夯實基礎。整節(jié)課邏輯結構清晰,問題難度層層遞進,問題解決有規(guī)律可循,展現出物理思維的碰撞,贏得了同行們的肯定。鄭成老師帶領高二(9)班的同學們在實驗室301研究“看不見、摸不著”磁場。本節(jié)課由教師“投石問路”,引導學生類比電場線總結出磁感線的定義,由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來探尋磁感線的特征并展示成果。學生動手探究磁感線的分布規(guī)律則是本節(jié)課的一大亮點。整堂課既有預設又有生成,精彩紛呈。
課后,物理組組長林曉琦老師組織聽課老師進行評課,教育學院的方彥進老師及各兄弟學校的教師們熱烈討論,積極點評。方彥進老師用“教師教學功底強、素質高,課堂充分體現物理核心素養(yǎng)”總結了兩節(jié)公開課。他認為黃予翕老師在課堂上示范到位,作圖規(guī)范,課堂容量大,思維量大,是一節(jié)成功的復習課;鄭成老師的教學能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注重初高中銜接,總結到位。其余教師點評的同時還提出了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與兩位老師一同探討,無論是開課教師還是聽課教師都收獲頗豐。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生物課堂教學
綿綿煙臺山,潺潺閩江水,2018年12月7日上午,我校舉行2018-2019學年市級生物學科教學公開周活動,來全市各校的專家、高三老師們紛紛匯聚風景秀麗的煙臺山巔,福州市高三生物第二次學科會議在這古樸典雅的校園內開展,還進行了福建省中學生物林穎韜名師工作室課題研討活動,各地老師熱情參與,進行思想的交融與碰撞,教研活動順利開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活動安排如下:
時間 | 教師 | 課題 |
8:30 -9:30 | 劉萍 | 《高考部分試題分析及教學建議》專題講座 |
10:15-11:0 | 李春雯 | 《免疫調節(jié)》高三一輪復習市級公開課 |
1:30-2:15 | 唐慶圓 | 《穩(wěn)態(tài)與平衡專題復習建議》專題講座 |
2:30-4:00 | 林建春 |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考復習建議》專題講座 |
福州教育研究院的生物教研員林修愚老師為本次活動的開展做了簡要介紹,來自福州屏東中學的劉萍老師開展了《高考部分試題分析及教學建議》專題講座,對18年高考試題進行分類和詳析,基于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的要求,對不同題型進行挖掘和深入,分析得分率,歸類學生易混淆和易錯點,結合光合作用等案例,層層剖析和深入,并給出在高三復習階段的教學建議,分享了寶貴的教學經驗。
隨后,福州高級中學李春雯老師就《免疫調節(jié)》一節(jié)開展高三一輪復習市級公開課,春雯老師選材新穎,以“蛇毒素”和“艾滋病毒”為切入點,回顧了與免疫調節(jié)有關的細胞,以艾滋病為例,學生回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知識脈絡,自主構建概念模型,培養(yǎng)生命觀念,以感染HIV病毒后體內病毒、T細胞、抗體含量變化曲線分析,培養(yǎng)理性思維,結合典型病癥以及艾滋病預防措施,培養(yǎng)社會責任。教學過程中,春雯老師不拘泥于教材,補充相關學習資料,在教材處理上,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在課堂呈現上,能以簡單案例為切入點,由淺入深,既契合學生興趣點,又符合認知規(guī)律,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構建生動的生物課堂。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對機體免疫調節(jié)的過程與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課后的評課活動中,林修愚老師點評,這堂觀摩課回歸課本原始問題,圍繞HIV侵染人體后的曲線變化,把考綱中免疫調節(jié)知識點進行了有效整合,強調知識網絡的構建,而不是以題代練,導致學生知識碎片化,這是復習中應提倡的一種形式。福州高級中學生物教研組組長林松老師對此次組員的開課進行深入點評,回顧了李春雯老師示范課的教學要點與思路,提出本節(jié)課問題設置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還提出了作為年輕老師開課過程中的小瑕疵,分享寶貴經驗,隨后,福建省名師工作室生物特級教師林穎韜老師,也對這節(jié)《免疫調節(jié)》進行詳細點評,肯定了課堂教學活動主旨鮮明,設計緊扣教學要求,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并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來自各校的生物學科專家、教師也進行熱烈討論,積極評價,為本節(jié)課提出新的想法與建議。
中午短暫休息過后,福州高級中學唐慶圓老師就《穩(wěn)態(tài)與平衡專題復習建議》開展高三專題講座,她親切自然,循循善誘、關注學生學情,對穩(wěn)態(tài)與平衡專題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關注重點,切入難點,分享寶貴的課例與復習經驗,提出建議,給與會教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各位老師的肯定與贊揚。
最后,省普教室林建春老師《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考復習建議》開展專題講座,深入淺出點撥、挖掘,探討從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中明確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復習方向,首先要了解高考,明確基于核心素養(yǎng)評價的高考試卷特點,了解高考特征,注意補遺主干知識,注重實驗探究的思路、步驟和表述,學會在真實情景中的信息獲取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注重深度思維與表達訓練,此外還分享了教學中常見問題的克服辦法,反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一線老師提供明確的目標。
在本次活動中,與會老師們充分感受到專家和名師們的獨特魅力、豐富的教學理念、教學策略,在這所百年老校中,歡聚一堂??v觀本次教研活動,既有來自專家的理論引領,又有來自一線教師的經驗交流,用心聆聽,進行思想間的碰撞,與會老師紛紛表示,希望今后有更多機會相互交流,有緣再聚。
基于GeoGebra的數學實驗實踐研究
2018年12月07日下午,數學組開設“基于GeoGebra的數學實驗實踐研究”成果市級展示課活動,我校數學組的陳瑜老師開設了《函數與方程——一類函數零點問題的探究》一課,歐敏秀老師和福州市第四十中學的黃麗琴老師合作開設主題為《函數y=Asin(?x+φ)的圖像》同課異構市級公開課。三位老師運用先進的教育技術和數學軟件,結合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將數學學科中的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學科思想方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充分展示在全市同仁面前,江嘉秋教研員對此次的公開課做了精準點評,并表示對數學教學的期望。
陳瑜老師的《函數與方程——一類函數零點問題的探究》一課,教學過程流暢緊湊,教學基本功扎實,沉穩(wěn)有力,重難點突出,“以形助數,用數證形”為全課主線,知識結構脈絡清晰,教學結構完整流暢。教學過程中利用GGB數學軟件和先進的交互式白板教育技術設備,前期工作的充足準備,對學生的學情掌握到位,大大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課堂師生互動效果好,學生參與度較高,課堂氣氛輕松活躍。例題練習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用等方式鍛煉學生數形結合方法、參變分離的方法。利用GGB軟件對圖像進行繪制加以佐證,達到數與形的辯證統(tǒng)一,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邏輯推理、理性思維的能力,體現了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歐敏秀老師和黃麗琴老師合作開設主題為《函數y=Asin(?x+φ)的圖像》同課異構市級公開課。歐敏秀老師以教導學,引導學生利用GeoGebra開展探究活動,注重學生學以致用的過程,幫助學生親歷過程,充分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與闡述的機會,融入數學核心素養(yǎng)。黃麗琴老師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借助希沃互動式教學,使得教學得以及時的有效反饋,面對學生的思維老師給予及時的評價,并及時規(guī)范數學格式。課堂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充分起到了引導與糾正的作用。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構思,兩位教師以較硬的專業(yè)水平和精湛的教學技藝給大家展示了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先進教育技術的魅力。
江教研員表示,幾位老師為全市同仁展示一節(jié)節(jié)靚麗的課,黃麗琴老師注重課堂評價,歐敏秀老師則著重于深層次地引導學生去探究。他表示,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應以課程標準為綱,遵循課標,細讀教材,在呈現于課堂。教學重點依托于教材內容,基于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而教學難點則應面向學生,思考如何突破難點。再抓細節(jié),本節(jié)課要做什么?要如何做到?江教研員還指出,高中生要學會做研究,作為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并固化研究的方法和方式,本次的公開課對各校都有很好的借鑒作用,特別是依托名校傳承,充分使用GGB軟件和交互式白板等先進教育技術,對于信息技術引領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有積極作用。